行业新闻
掌握五个“招数” 助您正确选购婴童食品
发布方:西游童话 阅读:3367 次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了目前我国婴童食品市场普遍存在:无QS标志的食品充斥市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数量大、缺失CIQ标的进口食品难分辨、婴童食品中洋品牌难辨真假等五大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拥有1亿多个婴童(0~6周岁),婴童食品的品质营养与质量安全关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一直是社会特别是作为养育婴童的父母们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此,唐山市消协针对婴童食品市场普遍存在的五大问题,结合对以往维权案例的分析并请教了相关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婴童食品时,要掌握好“认”、“知”、“懂”、“查”、“索”等五个招数,以便科学、合理地哺育婴幼儿。
第一招:“认”——认品牌、认商家。
选购婴童食品,渠道、品牌至关重要。消费者要尽量认准有信誉的实体商家,选择市场认知程度高的品牌的产品。
第二招:“知”——知标准、知规定。
1、据业内人士透露,为让婴童食品更好看、好喝、好闻,且更耐放,添加剂泛滥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市场上各种配方奶粉及其辅食,食品添加剂、配料等都占很大比重。专家认为,特别是婴幼儿生命功能相对不完善,肝肾和肠道非常脆弱。很多添加剂单独使用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但是多种添加剂长期、集中、大量使用,对婴童的健康就会造成潜在的威胁。
2、国家卫生部早就规定“凡适用范围涵盖0至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最近,又进一步列出了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在内的多达25类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同时还强调,凡是“加香”的产品都应明确告诉消费者。例如纯牛奶,若加了乳香香精,就不能叫纯牛奶,应称为加香牛奶。
3、今年四月,卫生部明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同时特意强调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三类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这一要求将自2012年9月1日起执行。专家还告诫说,只要是自称原装进口的含有牛初乳的配方奶粉,基本就能确定是针对中国市场生产的“假洋鬼子”。
4、专家将“进口食品”大致归为3类: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是包装上是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专家表示,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二类属于国产食品,第三类则不确定,可能是进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货。
5、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违规现象,工商等部门将加强对违规发布母乳代用品广告的查处,以及使用婴儿形象、使用暗示“接近母乳”等含义表述的违规行为,并纠正1段奶粉的违规促销行为。
第三招:“懂”——懂常识、懂营养。
1、科学研究证明,母乳中许多特殊的蛋白、多肽、氨基酸、多糖、脂肪酸等功能性成分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0~6个月婴儿应进行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继续进行母乳喂养直到两岁,同时进行适宜的辅食添加能够保证儿童此后的良好身体及智力发育,也可以降低一生中罹患慢性病的风险。母乳喂养,作为一种最安全又最营养、最原生态的方式,应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2、婴幼儿的消化功能比较脆弱,所以选购婴幼儿配方奶粉应相当慎重。要注意每种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说明书上都有适合的月龄或年龄,其营养成分的配比都不尽相同;而婴幼儿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尤其是随着孩子的消化机能不断地增强,需要的营养是不同的,所以在挑选婴幼儿配方奶粉应该按婴幼儿的实际年龄和需求挑选,千万不能出错。此外,消费者在选择适合宝宝、质量过硬的婴童食品时,能够做到不迷信、不盲目,婴童食品并非要唯“洋”是瞻、非“贵”不买。
3、辅助食品是否适合的生长婴童需要,不能简单以婴童的喜欢程度判断,家长们在选购时应掌握相应的营养方面的知识。研究表明,常吃过甜的食品对孩子的身体害处很大。首先,糖的过量摄入会增加孩子患龋齿的机会,且使孩子热量过剩、体重随之上升;其次,会让孩子消耗大量钙质导致骨质疏松;另外,会患上甜食依赖症,养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4、海外代购同样存在很多风险与隐患。比如,对国外品牌的了解程度、物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质问题、海外代购方的诚信状况等等。应尽可能地减少网购,采取通过正常渠道购买进口奶粉来代替代购、网购,才能够既安全又实惠地购买到婴幼儿奶粉。
第四招:“查”——查身份、查成分。
消费者在购买婴童食品时,除了查看保质期等,还要留意“QS”和“CIQ”标识。QS标志是安全产品的第一道保证,无QS标志不得进入流通领域销售;合格的进口食品还必须符合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具有由检验检疫局出具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同时外包装要加注激光防伪“CIQ(中国检验检疫)”标志,不具备CIQ标志的进口食品可能存有安全隐患。出售进口食品的商店应该向消费者出具口岸检验合格的卫生证书,至少应当提供复印件。对于保健食品和进口食品,还可以对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CIQ标识,通过上网等方式查询其真实性。
除此之外,消费者在选购婴童食品时还特别要查看中文标签。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要求,中文标签上必须标明产品的名称、成分、原产地、生产日期、储存方法和进口食品在国内经销商的相关联系方式,信息不全的进口婴童食品可能是非正规产品。
第五招:“索”——索单据、索证明。
消费者在购买婴童食品时,尽量向经销商索取正规的销售发票,以确保如果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有维权的相关依据。目前进口食品有很多项目确实是强制检验的,但是是否在每个商品上都张贴CIQ标识却是商家自愿的,有的商家出于成本的考虑不张贴该标识,因而就造成了真假洋货难辨的情况。不过,消费者在购买这类婴童食品时,必须要索取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开具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因为该证明上有详细的商品信息记录,如果商家拿不出这一证明,该婴童食品的来源就有问题。
(掌握五个“招数” 助您正确选购婴童食品)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了目前我国婴童食品市场普遍存在:无QS标志的食品充斥市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数量大、缺失CIQ标的进口食品难分辨、婴童食品中洋品牌难辨真假等五大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拥有1亿多个婴童(0~6周岁),婴童食品的品质营养与质量安全关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一直是社会特别是作为养育婴童的父母们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此,唐山市消协针对婴童食品市场普遍存在的五大问题,结合对以往维权案例的分析并请教了相关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婴童食品时,要掌握好“认”、“知”、“懂”、“查”、“索”等五个招数,以便科学、合理地哺育婴幼儿。 第一招:“认”——认品牌、认商家。 选购婴童食品,渠道、品牌至关重要。消费者要尽量认准有信誉的实体商家,选择市场认知程度高的品牌的产品。 第二招:“知”——知标准、知规定。 1、据业内人士透露,为让婴童食品更好看、好喝、好闻,且更耐放,添加剂泛滥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市场上各种配方奶粉及其辅食,食品添加剂、配料等都占很大比重。专家认为,特别是婴幼儿生命功能相对不完善,肝肾和肠道非常脆弱。很多添加剂单独使用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但是多种添加剂长期、集中、大量使用,对婴童的健康就会造成潜在的威胁。 2、国家卫生部早就规定“凡适用范围涵盖0至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最近,又进一步列出了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在内的多达25类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同时还强调,凡是“加香”的产品都应明确告诉消费者。例如纯牛奶,若加了乳香香精,就不能叫纯牛奶,应称为加香牛奶。 3、今年四月,卫生部明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同时特意强调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三类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这一要求将自2012年9月1日起执行。专家还告诫说,只要是自称原装进口的含有牛初乳的配方奶粉,基本就能确定是针对中国市场生产的“假洋鬼子”。 4、专家将“进口食品”大致归为3类: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是包装上是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专家表示,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二类属于国产食品,第三类则不确定,可能是进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货。 5、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违规现象,工商等部门将加强对违规发布母乳代用品广告的查处,以及使用婴儿形象、使用暗示“接近母乳”等含义表述的违规行为,并纠正1段奶粉的违规促销行为。 第三招:“懂”——懂常识、懂营养。 1、科学研究证明,母乳中许多特殊的蛋白、多肽、氨基酸、多糖、脂肪酸等功能性成分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0~6个月婴儿应进行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继续进行母乳喂养直到两岁,同时进行适宜的辅食添加能够保证儿童此后的良好身体及智力发育,也可以降低一生中罹患慢性病的风险。母乳喂养,作为一种最安全又最营养、最原生态的方式,应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2、婴幼儿的消化功能比较脆弱,所以选购婴幼儿配方奶粉应相当慎重。要注意每种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说明书上都有适合的月龄或年龄,其营养成分的配比都不尽相同;而婴幼儿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尤其是随着孩子的消化机能不断地增强,需要的营养是不同的,所以在挑选婴幼儿配方奶粉应该按婴幼儿的实际年龄和需求挑选,千万不能出错。此外,消费者在选择适合宝宝、质量过硬的婴童食品时,能够做到不迷信、不盲目,婴童食品并非要唯“洋”是瞻、非“贵”不买。 3、辅助食品是否适合的生长婴童需要,不能简单以婴童的喜欢程度判断,家长们在选购时应掌握相应的营养方面的知识。研究表明,常吃过甜的食品对孩子的身体害处很大。首先,糖的过量摄入会增加孩子患龋齿的机会,且使孩子热量过剩、体重随之上升;其次,会让孩子消耗大量钙质导致骨质疏松;另外,会患上甜食依赖症,养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4、海外代购同样存在很多风险与隐患。比如,对国外品牌的了解程度、物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质问题、海外代购方的诚信状况等等。应尽可能地减少网购,采取通过正常渠道购买进口奶粉来代替代购、网购,才能够既安全又实惠地购买到婴幼儿奶粉。 第四招:“查”——查身份、查成分。 消费者在购买婴童食品时,除了查看保质期等,还要留意“QS”和“CIQ”标识。QS标志是安全产品的第一道保证,无QS标志不得进入流通领域销售;合格的进口食品还必须符合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具有由检验检疫局出具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同时外包装要加注激光防伪“CIQ(中国检验检疫)”标志,不具备CIQ标志的进口食品可能存有安全隐患。出售进口食品的商店应该向消费者出具口岸检验合格的卫生证书,至少应当提供复印件。对于保健食品和进口食品,还可以对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CIQ标识,通过上网等方式查询其真实性。 除此之外,消费者在选购婴童食品时还特别要查看中文标签。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要求,中文标签上必须标明产品的名称、成分、原产地、生产日期、储存方法和进口食品在国内经销商的相关联系方式,信息不全的进口婴童食品可能是非正规产品。 第五招:“索”——索单据、索证明。 消费者在购买婴童食品时,尽量向经销商索取正规的销售发票,以确保如果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有维权的相关依据。目前进口食品有很多项目确实是强制检验的,但是是否在每个商品上都张贴CIQ标识却是商家自愿的,有的商家出于成本的考虑不张贴该标识,因而就造成了真假洋货难辨的情况。不过,消费者在购买这类婴童食品时,必须要索取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开具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因为该证明上有详细的商品信息记录,如果商家拿不出这一证明,该婴童食品的来源就有问题。